茶馆的故事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12月23日 09:04:20 星期一  来源:杭州日报

三个棋迷凑钱请高手,

60岁的老头儿在茶楼

打了一年多的地铺

下棋的人都知道,能逮到机会跟高手下一盘棋,是难得的享受,哪怕输得再惨。孙老人对茶馆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他和两个棋友合伙凑钱,去嵊县请高手的事情。

当时在茶馆,孙老人与两位棋友交厚,一位叫竺源芷,浙大土木系教授,后因为人脉和学历,还当过国家围棋队的总教练;另一位也姓裘,也是嵊县人,裘老板的老乡。三个人某日起兴,决定凑钱请嵊县的高手来杭下棋(嵊县是围棋之乡,马晓春就是嵊县人),他们把目光定在嵊县高手裘仁法的身上(又一个姓裘的)。

在茶馆老板的首肯下,三人每家出了十元,共计三十元钱,将裘仁法请来了杭州。裘高手六十岁出头,在茶馆待了数日,乐不思蜀,竟常住不走了,每日也不做别的,下棋赢彩头为生。棋友们得一高手指点,连夸这三位发起者做事“上路”,带动茶馆生意也好了不少,裘老板也高兴,特准高手老乡在茶馆内小戏台上打地铺,不收租钱和茶钱。

如果不是后来因为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社会变革,喜雨台关门,谁也说不清,嵊县裘仁法会在杭州逗留多久。总之这个没心没肺的围棋高手,在茶馆里打了一年多地铺,直到关门那一天。其间也没见小老头儿跟家里怎么联系过。后来,浙江省围棋队在杭州成立,队里有个职业五段叫裘瑜明,那是裘仁法的孙子。

有关张李源的一些旧事

与棋相识各有各的缘

在喜雨台茶馆下“彩”棋,还有“帮彩”的说法,指的是下棋一方想学棋练棋,但囊中羞涩,家中富裕的棋友比较看好他,资助他通过下“彩”棋学习,替他出“彩头”。瘸腿来先生就指导过不少接受“帮彩”的学生,其中一位,就是张李源(杭州市三棋集训队最早的围棋教练,见体育地理前作《棋院三迁》)。

孙老人听棋友们说起过,张李源的经历比较传奇——他家中曾经很有钱,甚至跟钱学森还沾着亲,证据是他们家就曾住在钱学森的小营巷故居里头。张李源的父亲在解放前投资修路,路修了一半,被大水冲垮,其父咬着牙把路修完,而家道就此中落。张李源三十岁才接触围棋,按现在的规矩,他是连参加入段考试的资格都没有的,可他凭着过人的天赋,一步步在茶馆下出了名气,据传还被招去跟陈毅老总对局过两次。在得到官方重视后,张李源受聘成为市集训队第一代教练。

张李源和瘸腿来先生的对局历程也值得一说——一开始,来先生让他两子,可轻松胜他,后来改成一子,让先……再后来,张李源的棋艺已经涨到和来先生差不多的地步,来先生舍不得这个学生兼对手,可又不能耽误下棋吃饭,便和张李源商量好:赢了张,张给钱,输了,记账,下次赢棋的时候扣。

从民国到解放初,一直有个“弈贵棋贱”的说法,意思是,象棋是贩夫走卒们玩的东西,多少有些粗鄙,而下围棋不一样,那是文化人才玩的东西。真实情况是,在战乱和动荡的年代,无论是象棋和围棋爱好者,都没有系统学习,系统竞技的机会,就喜雨台茶馆论,那里聚集了杭州水准最高的一批围棋迷,绝大多数人,都是人到中年,极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围棋,喜欢了,下上了。孙老人说,他家原先开药馆,里头一个开方子的医生会下棋,他这才开始学的棋,现在想起,那时无论他还是医生,其实都是臭棋篓子。动荡年月,任何人想提高棋艺都不那么简单,除了寻谱寻名师,大多数都是靠去茶馆那样的江湖之地打滚历练,才会有一点棋上的成就。

 

作者:文/廖旭钢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