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笋上市半月,价格跌了两成 想吃味美价廉的本地笋,还得等到月底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11月14日 09:28:27 星期五  来源:杭州日报

 

昨天,在屏风街农贸市场外的拐角处,刘大姐摊开了一堆冬笋。个儿小小,两头尖尖,肚子圆圆,浑身金灿灿,有种小巧玲珑的可爱。

一向视冬笋为大爱的杭州人,一下就看出了门道:这才是正宗的本地笋哇。

本地笋现在还不多见,所以停下脚步,问问价格,15元一斤,不贵,所以都弯下腰,挑上几根,捎回家去。

冬笋价格比去年要便宜很多

今年冬笋在杭州市场的露面,是在10月下旬。屏风街一家卖冬笋的摊主说,刚上市时,剥了壳的冬笋要卖40元一斤,现在已经降至30元一斤。

个头、品质有差异,价格也不同。杭州大关西苑农贸市场销售的带皮冬笋价格在12元—19元之间,而去皮冬笋价格要在此基础上高出60%—70%。

杭州市物价局负责市场监测的工作人员也说,随着近期上市量逐步增加,冬笋的价格回落较快,并低于去年同期。昨天,市区农贸市场带皮冬笋均价为18.14元一斤,而去年这个时候,要卖到19.36元一斤。如果和今年10月份上市初期每斤23元的价格相比,那相当于跌了两成多。

相比去年,批发价格也跌得不少。价格监测巡视情况表明,杭州蔬菜批发市场冬笋批发价在7元—10元,较去年同期的10元—15元跌了三成左右。

物价局的相关负责人说,今年秋冬气温回落缓于去年,冬笋上市期晚于去年。去年冬笋主产地江西、湖南、福建受高温酷暑天气影响,产量减少,属出产小年,因此价格也较高。而今年产地雨水充沛,天气总体正常,冬笋上市量大于去年,因此批零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其中批发价格同比下跌三成左右,零售市场价格同比跌幅在5%以上。

 

月底会有更多本地冬笋上市

菜场逛一圈会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冬笋,以福建、江西等外地笋为主,以临安、安吉等为主产地的浙江本地冬笋还不多。

这是因为临安、安吉等地都属于气温相对较低的浙江北部,本地笋还在生长过程中,再过一两个星期才会上量上市。而等到了春节前后,那才是真正的高产期。

所以昨天碰到刘大姐卖的本地笋,精到的马大嫂也就不会错过尝鲜的机会。

本地冬笋和外地冬笋很好分辨。本地笋个子小,将军肚,两头尖,结实饱满紧凑,外地冬笋个头大,通常呈金字塔形,根部特别粗壮,笋壳也较本地笋粗糙一些,还略带些许浅浅的绒毛,颜色也深一些。

与外地笋相比,本地笋个头小、口感佳,所以杭州人也更喜欢它,价格要贵于外地笋,预计到月底将逐渐上市,而一般要等到春节前后才是高产期。

杭州蔬菜批发市场多年从事冬笋批发的经营户刘师傅预计,今年冬笋总产量将比去年高出两成以上,后期降价也将逐渐走低,但预计批发价格低于5元的概率较小。

按照往年的价格走势,接下来随着上市量的逐步增加,冬笋价格将继续回落,12月中下旬将迎来最低价。

晒晒我的厨房至宝

剥笋刀

杭州人对笋的钟爱,从对它花样百出的烹调方法就可看出。昨天,随机问了身边几位做菜达人,虽然都是最常见的做法,但也有别出心裁之处。

比如,杭州人最喜欢的“炒二冬”,金色的冬腌菜配上雪白的冬笋,做法很简单,但如果少许放些红辣椒,最后再以几叶清脆欲滴的大蒜叶子点缀,那味道就更赞了。

或者,切片、切丁,用来炒咸菜,炒肉片,炒蘑菇,炒鸡蛋,怎么炒都好吃。

冬笋也可以是配角,不管什么样的主菜,红烧鱼、青菜豆腐汤之类的,都可以扔几片冬笋进去,既美味又养眼。

但问题又来了,冬笋好吃,剥笋可是件难事。当然,很多时候可以让卖菜的摊主给你剥好带回家,但如果早上剥好的笋留到晚上吃,那鲜美度会大打折扣。像昨天,刘大姐就吩咐说,剥好的冬笋,最好中午就回去把它煮了。

所以今天推荐一样厨房至宝:剥笋刀。因为冬笋的壳较硬,菜场里卖笋的人都会备一把专用的剥笋刀,弯弯的,尖尖的,对准冬笋,从上至下,划出一条线,三下五除二就把冬笋一层层的外衣给卸下了。

其实它是把万能刀,削菠萝也用得上。万能的淘宝有售哦,3.8元一把。

作者:记者 庄小琴 编辑:李丹丹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