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汉服,到“印象西湖”抚一曲古琴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10月09日 09:56:48 星期三 来源:杭州日报 |
9月19日中秋月圆之夜,本报推出的“印象西湖·花好月圆夜”活动中,“许仙”、“白娘子”头一次走下舞台,来到观众席上,替我们的读者进行真情告白,让观众几度沸腾。 十月金秋,我们与“印象西湖”再度联手,举办“印象西湖·我爱汉服”活动,将于10月18日,在“印象西湖”演出现场,推出“汉服之夜”。试想一下,搭乘着桂花香味的秋风,一身华服的男男女女漫步于西湖边苏堤旁,是不是为这个美好的城市平添了一份飘逸之气? 在日本、韩国,都有要求穿着民族服饰的传统节日,但作为发源地的我们,少有一个可以把汉服穿出来的机会。 也许你家的衣柜里就有一套压箱底的汉服,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一应俱全,只能在同好聚会、拍照留念时拿出来穿一穿。美好经不起辜负,趁你还年少它还没泛黄,就在我们的“汉服之夜”勇敢地穿出来吧。 印象西湖的文化气息,很适合展示传统文化 选择在十月的“印象西湖”举办汉服之夜,是有这样一份心思的:8日寒露,13日重阳,24日霜降——实在是个充满古典的月份。加上十月的杭州桂花盛放——尽管第二拨桂花没开几天就受到台风“菲特”的摧残,我们还是期待它有坚强的抗击打能力——秋高气爽,正好是喝杯茶都会醉的时令。 而选择“印象西湖”作为展示平台则更不消说: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传奇,被张艺谋的“铁三角”团队作为了创作蓝本,那些穿越千年的情思,借助“西湖雨”梦幻般重现,湖光山色的舞台上,演员动人优美的表演中处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子。 “‘印象西湖’是这座城市的一个文化符号,以此为平台展示汉服传统文化,再合适不过。”杭州印象西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朋说。 在西湖边穿汉服,带一点《红楼梦》里讲到过的藕粉桂花糕,如果愿意,也可以带上心爱的古琴,抚一曲高山流水……趁现在还是“吹面不寒”的秋风,台风过后雨也淅沥得缠绵,不如过一把只属于杭州秋天的“花朝节”——这不只是一次视觉听觉上的惊艳之举,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热爱汉服的个人和社团,都可以带着“绝活”报名参加 城市里喜欢汉服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服装,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喜欢汉服,喜欢通过汉服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些汉服爱好者的初衷。 本次“印象西湖·我爱汉服”主题活动,意在征集热爱汉服文化的个人和社团,你们尽可以穿着汉服展示你们的“拿手好戏”。 也许你是一名汉服爱好者,你可以讲讲你是怎么喜欢上汉服的。是否有些生活中的重要仪式,比如婚礼,你是穿着汉服进行的?你也可以发些你着汉服的漂亮照片给我们,让我们了解你跟汉服的缘分和故事。 也许你是汉服社或华服社的一员,你可以讲讲平时你们穿着汉服都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汉服对你们的城市生活有怎样的影响。让我们对汉服文化多一些了解和认识。 最重要的是,10月18日晚上,你或你的小伙伴们打算在印象西湖进行怎样的才艺展示?是着汉服弹一曲古琴,还是着汉服演习书法?又或者,集体对传统礼仪来一次展示? 最终,我们将甄选30-50名读者,出现在印象西湖的汉服之夜上。来吧,让传统文化跟现代文明来一次美丽的碰撞。 参与方式 1、通过“杭州日报文艺群”微信报名。请写明联系电话、你跟汉服的故事以及你要展示的节目,我们将从中甄选。 2、@“杭州日报文艺群”新浪微博,可以跟帖或者发私信直接报名。 添加“杭州日报文艺群”微信方式 1、通过微信客户端,扫微信二维码,添加即可。 2、添加杭州日报文艺群的微信号:hzrbwyq。 3、添加好友,每天可收到当天精彩文化资讯。
|
作者:记者 张向芳 实习生 黄馨雨 编辑:兰超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