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销“人皮面具”引发担忧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12月02日 10:12:18 星期一 来源:今日早报 |
网络热销“人皮面具”引发担忧 致“易容”作案高发,却未超法定售卖范围 一张“人皮面具”可以让你瞬间“变脸”。近来,我国警方破获的多起案件显示,原本用来娱乐消遣的“人皮面具”屡次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干扰破案的一种手段。 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假面具产品在互联网上销售火爆,与其配套的化装教程也唾手可得。按照现行法规,包含犯罪风险的“人皮面具”只属于玩具范畴。 只需十几秒 20岁就能变成40岁 近日,安徽蚌埠警方破获一个盗窃团伙,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警方从其车内搜查到仿真“人皮面具”、假发等用于盗窃作案的工具。 经审查,两名嫌疑人利用“人皮面具”“易容”作案,先后在安徽合肥、宿州、蚌埠等地实施入室盗窃20余起。 记者在蚌埠市淮上区公安分局见到了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人皮面具”。肉色硅胶制成的人脸状面具五官逼真、手感极薄,只需轻敷在脸上,20岁的年轻人就能变成40岁的中年人,整个过程只需十几秒钟。 办案人员介绍,犯罪嫌疑人刘某曾因盗窃机动车被判刑13年,具有较强的反侦查经验。此类不法分子“易容”作案,戴上“人皮面具”和假发,即使有监控拍摄,警方也不能准确获得其体貌特征。 今年以来,各地发生多起“易容”盗窃、抢劫、强奸犯罪的案件。例如,2月份,广州荔湾一男子入室盗窃价值百万的首饰,事后戴“人皮面具”潜逃,警方循线追踪半个多月连续“扑空”,后设计才将其抓获。 前不久,江苏等地警方也抓获一批利用“人皮面具”化装,专门针对银行ATM机实施犯罪的不法分子。 据刘某供述,作案用的“人皮面具”均是网购而来,价格800元左右。 记者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人皮面具”后,可立即显示一些专门销售“人皮面具”的网站。 在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尽管“人皮面具”已作为敏感词被屏蔽,但仍有不少店主打着“仿真面具”的幌子销售此类产品。 记者随机打开一家名为“唯美面具”的网站,根据网站留下的QQ号码可与客服人员取得联系。 据客服人员介绍,他们销售的“人皮面具”仿真度达到95%以上,材料是医用硅胶,厚度只有0.1毫米,可戴在脸上十几个小时,戴上后还可以正常说话、吃饭,几乎跟没戴面具一样。记者随机访问多家网站发现,“人皮面具”生意十分红火。 记者在一家网站的演示视频中看到,一名年轻人戴上“人皮面具”后,瞬间“变脸”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不仅与此前判若两人,而且说话、微笑、吸烟一切正常,一般情况下,无法识别此人佩戴的面具。 属玩具范畴 未超法定售卖范围 公安机关建议,必须对仿真“人皮面具”的生产、销售加强管理。 然而,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潜藏巨大危害性的“人皮面具”却并未超出法定售卖范围。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陈世伟说,“人皮面具”目前属于玩具范畴,而我国禁止销售的玩具只有两种:具有杀伤力的枪支弹药和威胁人体健康的玩具。 记者了解到,在不少欧美国家,对于佩戴面具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少国家规定在特定场合佩戴面具属于违法行为。如在美国,很多州都规定公共场合没有正当理由不允许佩戴面具,纽约州甚至规定即使私人聚会佩戴面具也要经过警方许可。 陈世伟建议,预防犯罪首先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对于仿真面具的生产、销售、使用等多个环节,法规上予以规定,如在制作环节,要制定仿真标准;在销售环节,要限定销售商、代理商准入资格;在使用环节,要只限于表演、影视等娱乐用途等。 据新华社 |
作者: 编辑:兰超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