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爱心图书室”在雪山脚下挂牌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8月13日 14:24:32 星期三 来源:杭州日报 |
记者 骆东华 张磊/文 见习记者 丁以婕/摄
在那曲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剩下最后一个任务——要在高原建一个“杭州日报爱心图书室”。 在援藏干部们的推荐和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海拔6600多米的桑丹康桑山脚下。在古路镇中心小学,“杭州日报爱心图书室”正式挂牌。 闻讯而来的孩子们簇拥着,开心地笑着,他们望着一摞摞书籍的目光充满渴望,他们稚嫩而真情的一声声“感谢”令人感动。 至此,历时近一个月的“杭州爱·那曲情”公益活动,终于圆满落下帷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还将继续为古路镇中心小学提供藏族学生们需要的书籍和文具,我们也希望这份来自杭州的爱心永不枯萎,这份义举永不停歇。 “谢谢杭州的叔叔阿姨们” 海拔6600多米的桑丹康桑山巍峨雄伟,是那曲县的最高峰。古路镇中心小学就坐落在桑丹康桑的山脚,距离县城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从学校的围墙看出去,一面是皑皑雪山,另一面则是铺满绿草的山坡,景色很美。 这所学校现有382名学生,23名老师。校舍是非常典型的藏式建筑,土黄色的小楼最高不过两层。 据学校党委书记吴献介绍,学校最早都是土坯房,从1999年开始,学校才陆续在援助下建起了新的校舍和宿舍。 我们把从杭州带来的两箱绘本送进六年级教室。教室里大约有30多名学生。当他们看到我们从箱子里拿出的精美绘本时,每个人的脸上迅即绽放出笑容。我们把书和文具挨个分发给他们。同学们拿到书后,立马就开始翻阅起来。藏族孩子阅读汉语的习惯是边看边念,教室里响起朗朗书声。 在我们听来,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 “这个是熊大呢,真好看!”坐在窗边的扎西拿到一本《熊出没》绘本,指着上面的人物对记者说。扎西说,以前看过动画片,看过一遍还不过瘾,现在可以想看就看了。 几乎教室里的每个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翻阅手中的绘本,舍不得很快翻完,发现身旁同学的绘本是自己喜欢的,一些小姑娘还会凑过去一起看。 令我们感动的是,当我们离开教室时,孩子们自发鼓掌欢送,更用不太熟练的汉语一起喊出,“谢谢杭州的叔叔阿姨们!” 爱心图书室将一直延续下去 援藏干部、那曲县委副书记王越剑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设立我们的“爱心图书室”,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这所学校的很多建筑都是由杭州援建的。 学校原有一个图书室。记者参观时发现,里面的书也不少,有的还比较新,学校吴书记说这些书都不太适合学生看。“这些书大部分是汉文字,藏族学生看起来比较费劲,所以这些书的利用率不高。” 对于这次专程送来的绘本,吴书记和同学们一样兴奋,“这些绘本太好了,对孩子们来说也非常实用。我们感谢杭州人民的这份爱心。” 这一次爱心图书室的挂牌,并不是爱心的终结,而仅仅是开始。以后,我们每年都会捐赠一批适合藏族孩子的书籍和文具给这个爱心图书室,不断丰富图书室的藏书,让来自杭州的爱心延绵不绝,一直绽放在这雪域高原。 谢谢你们 张磊
这一刻,千言万语也不及“谢谢”两个字来得准确。 谢谢杭州市民,在看到我们的报道后,在短短十几天里,就送来了藏族孩子们需要的绘本,品质上乘,装帧考究,再一次展现了杭州人民的那份大爱。 谢谢新华书店、出版社和爱心企业,你们解决了这近万本图书的打包、整理、运输问题,让这份爱心跨越4400多公里后,完美抵达。 谢谢援藏干部,你们把自己三年的时光奉献给了这片纯洁的土地,你们让我们知道了那曲需要什么,串起了两地人民的友谊和感情。从1994年到2014年,20年里,31位杭州援藏干部在那曲留下了太多太多杭州的足迹,西湖的影子。 在那曲采访期间,当地的藏民听说我们是从杭州来的,就会用不熟练的汉语说,杭州好,杭州人好!很多藏民的家都在浙江路边,很多人都去杭州农贸市场采购物资,藏民的孩子们去杭州希望小学上学,老人则住在杭州敬老院里…… 当在捐赠仪式上,看到藏族孩子们那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时;当在学校送书时,看到藏族孩子们把书当成宝贝时;当那曲学校的老师握着我们的手,不住地说谢谢时,我们知道所做的这些其实还远远不够,但我们会一直努力下去,因为我们身后有几十万读者的支持、几百万市民的关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20年来,杭州和那曲结下的情感,已经远远超越了知己。未来的2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这份情感依然会延续下去。用杭州爱西湖水浇灌出的这份那曲情,会像这青藏高原的天一样蓝,像秀美西湖的水一样美。 新闻链接
“杭州日报爱心图书室” 已有20多家
杭州日报“洒下滴滴汗水,带走缕缕书香”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自2009年启动以来,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团体、人士的支持,先后设立20多家乡村爱心图书室,影响力辐射浙江、贵州、甘肃、广西、西藏等地,数以万计的贫困山区儿童因此而拥有了课外阅读资源。从2009年到2014年,六年时间,杭州日报构建的不仅是一个公益平台,更记录了杭州这座城市的爱。
@记者骆东华:“杭州爱·那曲情”公益活动最后一组报道发回报社,也许读者朋友可以看见,那曲小学生手中捧着的那本书,正是你捐出的。当报道组离开时,拿到书的孩子们自发鼓掌欢送,一起用不熟练的汉语磕磕绊绊地喊“谢谢叔叔阿姨”,那一刻,我们的摄影记者热泪盈眶,不得不放下相机走出教室…… @记者张磊:到西藏一周,只有临走前一天敢洗澡——写完所有报道后,如释重负地洗了个澡。结果啥反应都来了。现在歪着头在机场写感言。这是我记者生涯中很难忘的一次采访,倒不是因为找到自我,而是看到了那么一群为事业努力的人,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
|
作者:记者 骆东华 张磊/文 见习记者 丁以婕/摄 编辑:兰超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