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读懂营养标签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2年12月13日 14:05:44 星期四  来源:TimeOut

中国老百姓这几年吃得糊里又糊涂,而在美国,通过食品营养标签提示,改善消费者饮食习惯,已使得消费者脂肪摄入量降低13%,冠心病、肠道癌等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

教你读懂营养标签

  倘若没有超市,恐怕妈妈们都会不知所措,变成无米之炊的巧妇。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年代不可能再回来了,我们每天吃到嘴里的食物,几乎大部分都依赖别人的劳作,但,很多食物现在变得扑朔迷离,来源不明,经历沧桑,以至于你吃时欢喜,病时后悔。到底吃还是不吃,吃哪样好些,就变成一个严峻的人生智慧难题,困扰无数人的肠胃。

  去年,在围脖里召集了一个微群:“好妈妈超市购食心得”,旨在用自己的营养专业知识,为普天下的、爱护孩子身体比自己的眼睛都重要的妈妈们指条明路:吃的不在贵贱,关键在安全和营养。但,还是不够!我经常看超市里抱着可乐、方便面、奶茶、蛋黄派的年轻人,毫不在乎地从我身边走向收银台;还有那颤颤巍巍抱着一大瓶优惠装可乐的老人,我猜他老人家绝不是拿回家刷马桶,而是给自己娇宠的孙子偷偷放在门后。在超市,很多中国人拿起商品,看的是价格,当然心细的或许会看看保质期,但标签上其他内容就忽略不计,仿佛与己无关,其实是大错特错!

  卫生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1.2亿肥胖患者、9700万糖尿病患者,共有近3亿慢性病患者,而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而且这种趋势是以几何级数不断增长的! 究其原因,膳食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中国老百姓这几年吃得糊里又糊涂,而在美国,通过食品营养标签提示,改善消费者饮食习惯,已使得消费者脂肪摄入量降低13%,冠心病、肠道癌等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我那专门给美国食品公司做研发的妹妹说,在美国,食品标签非常严格,并且对消费者很实用,很多指标一目了然,比如脂肪、盐或糖,都用颜色或图形来标示,一个蓝星是低盐,三个红星就是高盐了。尤其是牛奶,从脱脂到低脂,到全脂,应有尽有。好在中国这头睡狮,醒来不算晚!明年元月一日开始执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了,消费者有了知情权,食品行业有了标识规范。你手中拿到的食品里含有多少营养? 谢天谢地,中国人吃东西终于动脑子了!

  任何一个食品标签,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四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4”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1”是指能量。方便面是高盐的重灾区,可如果没有营养标签,仅是配料表,消费者很难清楚自己放调料包时到底该放多少。一克盐对应393毫克钠,6克盐相当于2358毫克的钠,而一包普通方便面里的钠就有2000毫克左右,已经是满足一天的盐量了!这样一来,煮方便面时,调料包就只放三分之一足矣。

  光有每个食品的营养标签还不够,尽管上面有每项营养素占一天日常摄入量的百分比,但是还需要在脑子里装个“尺子”在买东西和吃东西时量一量才行。这把尺子便是“每天摄入营养素上限参考值”。尽管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每天摄入过量也会增加以下风险:总脂肪,不管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摄入超过60克,就会增加超重和肥胖症的风险;糖,不管是好糖还是赖糖;摄入超过50克,就会增加超重和肥胖症的风险;饱和脂肪,不管是猪油还是黄油,还是棕榈油,摄入超过20克,就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反式脂肪 ,无处不在,尤其是早餐中比比皆是:花生酱、起酥面包、印度抛饼,咖啡伴侣,奶茶……不是不能碰,而只要超过 2.2克,就会有心脏病的风险!

  在选择包装食品时,建议尽量选择“三低一高”的食物,“三低”即低脂、低钠、低糖,这是健康饮食的重要方法。要想聪明一世,首先得是能活到一世,把聪明用到正地儿上,说的就应该是至少得会看食品营养标签,明白地看,聪明地吃,才能健康幸福。

作者: 编辑:陈琳

上一篇: 全球最贵馅饼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