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杭儿风”美食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3年10月16日 17:20:21 星期三  来源:今日早报

    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过的“杭儿风”美食

    亲爱的小伙伴们,还记得“遍地开花”的掉渣饼、刮起一阵风的玉米窝窝头、让人疯狂的芋圆、喝到飘飘欲仙的晓麟奶茶……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杭儿风”美食,现在都怎么样了?

    近年来,不少杭城美食难逃一股脑儿的“杭儿风”的考验。刮过之后,仍能屹立不倒的,为数不多。活下来的,也要面临风光不再的局面。

    这饼那饼,杭州人喜欢跟风吃饼

    2006年初,杭城狂刮烧饼风。耶稣堂弄的一家服装店连招牌都没拆下,店里的营业员直接转行,挂上“掉渣儿烧饼”的字样卖起了烧饼。那时,杭城最多的时候有100余家烧饼店,用的最多的字眼有“掉渣烧饼”、“掉渣渣”、“土家掉渣饼”,“土得掉渣烧饼”等。虽然店名各异,也有打着“中国的匹萨——土得掉渣儿饼”的广告语,可“杭儿风”刮到年底,这些烧饼店都陆续关门歇业了。

    “还记得念大二时候,舟山东路上最多有4家烧饼店,没多久就只剩一家,后来也歇业了。”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吴晓璐说,“掉渣饼消失之后,2011年又出现了卖酱香饼的,两者味道差不多,当时也要排队买的,但只经营了两个多月就关门了。”

    2009年,不少市民发现在新华路、庆春路、凤起路、刀茅巷等闹市街区纷纷开出了绿豆饼店。“清凉去火、老少皆宜、传统美食……”这些广告标语漫天飞舞。“那时候凤起农贸市场里都开绿豆饼店,刚开张时活动还很给力呢,每次排到了饼还没烤出来。”家住仙林苑的张银雰告诉记者,“可谁都没想到,开了一个多月,这家店就要转让了。”

    后来,杭州还出现过可丽饼、玉米窝窝头等,都是红极一时的美食,最后昙花一现。如今,火过一阵的手抓饼也渐渐没落了。

    奶茶、芋圆……流行甜品腻歪过后转冷

    “我记得读高二时,庆春路上那家晓麟奶茶店,排队都要排到马路上去了。”在杭州某家幼儿园工作的吴哲说,“当时他家还供应三明治,很潮的呢!”“萧山市心广场的晓麟奶茶,当时排队的人木佬佬。”杭州姑娘徐诗艺说,“最近两个月前回了一趟家,经过那儿,却发现它关门了。”

    同样,芋圆在杭城也大红大紫过一阵。在城西银泰城附近某品牌的芋圆店,刚开张的时候店内是人满为患。“半年前开的店,当时连我在内的7个工作人员都忙不过来,一天就能有七八千的销售额。”店长黄蕾对记者说,“在杭州开甜品店,很容易刮‘杭儿风’。现在生意就没那么好了,有的时候一两千(日营业额),更惨淡的时候1000元都不到。”

    “现在的房租已经涨到了25万一年,加上租金、人工薪资等费用外, 一天五六百营业额是保本,你说还能赚多少呢。”黄蕾透露自己无心经营这家甜品店,已有了转让的打算。“我当初拿到的加盟权花了4.5万元,现在12万都有人求着加盟。这样现状导致芋圆加盟店数量越来越多,品牌也越来越多,客流量分流很正常。”

    “现在芋圆都吃厌了啊,反而是老板自创的甜品吸引人,像他家新创的苏拉米糕,又Q又糯,很好吃呢,我每天都拉着男朋友来吃。”家住方家花苑的吴小姐说。

    此外,无水蛋糕、泡芙、甜甜圈……杭州人对甜腻腻的西点也不是太长情。

作者: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