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防控“洋食品”之蛊?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5年05月12日 07:43:28 星期二  来源:每日商报

    天空是国外的蓝,月亮是国外的圆。如果你还对海外舶来品怀有纯真的好感与信赖,那就是太傻太天真了。近日,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供给该市人大的汇报材料显示,近三年来广州口岸进口食品的不合格率达到15.67%,不合格产品中既有塑化剂超标的法国红酒,也有宝洁公司的品客薯片,就连合生元公司进口的美国猪肝粉中都含有新型瘦肉精。

    一直以来,我们对海外品牌都是十分信任的,每当国内曝出食品安全丑闻时,总是很自然地与进口食品相对比,称颂洋食品如何令人放心,如何品质可靠。而事实证明,曾经的“崇洋论”多半是一知半解的以讹传讹,进口货远没有消费者想像得那么好。美国也有瘦肉精,澳洲也有毒奶粉,法国也有塑化剂,谁说商品一定是外国的好?

    广州口岸是全国进口食品量最大的口岸之一,年进口货值约占广东省80%,占全国20%,进口来源129个国家和地区。由此可见,广州口岸近六分之一的进口食品不合格率绝非个案,而是普遍存在的“洋食品”隐患。论比例,进口“毒食”并不比国内的问题食品低;论危害,进口食品的“毒性”亦不逊色。譬如该局查获的3批重达87吨的澳大利亚进口婴幼儿奶粉原料,检出有毒有害物质亚硝酸盐残留,该批奶粉原料如果进入国内市场可制成2.4万名婴儿吃一个月的10万罐奶粉,而婴儿如果食入亚硝酸盐浓度高的食品,可能导致缺氧甚至死亡。

    毒性大比率高的“洋食品”屡屡入侵中国市场,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从中至少有两点可供认知:一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国外品牌并非保险箱,进口商品也有瑕疵存在,即便是国际知名企业也有犯错的时候,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这是客观的成因;二是“双重标准”下的恶意输入。有些海外生产商也会“耍滑头”出损招,根据出口方的安检要求找漏洞打擦边球,搞起内外有别的“双重标准”,以次充好地恶意输入,以降低生产成本牟取更大利益,这是主观的成因。

    从有效阻击15.67%的不合格进口食品的战绩来看,广州出入境检疫局还是蛮拼的,极大程度地保障了国内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但反过来一想,也有点后怕,万一检疫部门的技术力量扯不下进口食品的“画皮”怎么办?万一其他关口不够拼不敬业导致漏洞大开怎么办?有没有必要对进口食品多筑几道安全堤?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进口食品并非放心食品,对于屡禁不止的“毒洋食”,我们须出三招严加防控。一是提高“防毒”标准,提高检疫技术,事物在不断地变化,“毒食”的存在形式也在不断“进化”,职能部门需要有更先进的检疫手段去应对;二是提高防范等级,发布消费预警,要建立多级防控机制,对于问题食品及时发布预警,引起全民关注与防范;三是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屡犯底线的生产企业要坚决说“不”,纳入黑名单管理制度,以防再犯。

作者: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