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鉴定二手奢侈品会比人工靠谱吗?
Fashion.hangzhou.com.cn  2021年09月29日 14:30:17 星期三  每日商报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探索AI的商业化应用场景。如今,这股AI风潮还蔓延到了二手奢侈品鉴定领域。

近日,二手平台闲鱼接入AI全鉴定平台——图灵鉴定(包小鉴)。而在此前,日本最大的二手奢侈品流通企业米兵也宣布利用AI技术来判断商品的真伪。

随着二手奢侈品市场的不断升温,奢侈品鉴定师已成为热门职业。AI鉴定作为一种新的鉴定手段,能替代人工鉴定吗?

3秒生成AI鉴定报告

奢侈品鉴定手段再升级

在闲鱼App首页,记者进入“闲鱼潮社”找到了AI鉴定服务。只要选择鉴定商品的类别和品牌,上传外观、皮签、锁扣头等5个部位的照片,3秒后就能拿到AI鉴定报告。这项服务的标价为29.9元/次,但目前每位闲鱼用户都能享受10次免费鉴定。

二手平台自诞生以来,假货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行业,尤其是奢侈品这一品类。根据《2020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知名奢侈品鉴定中心“优奢易拍”鉴定的所有商品中,正品仅有3成多,并且正品率还在逐年下降。也因此,二手奢侈品的真伪鉴定成为行业刚需,并催生出鉴定师这一新兴职业。

记者了解到,当下除了独立的第三方鉴定机构,红布林、只二等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都组建了专门的鉴定团队。这些鉴定师会对商品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考量,比如判断一只包的真假,要观察它的五金、刻印、走线、油边等等。

此次闲鱼引入的AI鉴定,被视作二手奢侈品行业在鉴定手段上的再升级。据悉,与闲鱼达成合作的图灵鉴定,是由清华系人工智能公司图灵深视研发的AI全品类鉴定平台。按照官方说法,其建立了超100T容量的奢侈品品牌真伪数据库,可鉴定的商品涵盖服饰、鞋包、腕表等二手奢侈品市场上的常见品类。

而就在去年8月,日本二手奢侈品企业米兵在名古屋总店引进了AI真伪鉴定系统,并计划在几年内覆盖所有门店。与图灵鉴定的运作机制相似,这一系统可将图像放大十倍甚至数百倍,与积累的正品数据进行对比来判定真假。不过,其目前仅支持鉴定LV品牌的包和饰品。

AI鉴定PK人工鉴定

业内人士看法不一

对于消费者来说,AI鉴定与人工鉴定相比,究竟是不是更好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在人工鉴定中,品牌覆盖率低以及对人为干涉鉴定过程的不信任,是消费者在意的主要问题。热衷于购买中古包的小王曾多次寻求鉴定师的服务,她透露,这些鉴定师大多只专注于几个特定的品牌和品类,比如有人只鉴定LV、GUCCI和CHANEL三个牌子的包包。

除此之外,小王还表示,当前行业内的鉴定师鱼龙混杂,“部分网上的鉴定师虽然要价便宜,但存在不少骗子;大平台的鉴定团队虽然专业,也会担心他们被商家买通”。

对此,图灵鉴定的业务负责人也指出,人工鉴定的准确率会受到环境、鉴定师状态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AI鉴定的优势在于独立、快速、客观、准确,既不会被人为因素干预,支持鉴定的品类也很齐全、效率高。”

不过,在闲鱼上运营一家名为“Ticomty”店铺的奢侈品鉴定师小杨告诉记者,他认为AI鉴定的专业水平尚不如人工鉴定,“现在的AI还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碰到不够清晰的拍照角度,或商品自身出现了一些瑕疵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它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还是人工看得更准。”

据悉,小杨已经做了5年的奢侈品鉴定师,如今每个月能接到上千单生意。他鉴定一单的价格在6—9元,如果遇到熟悉的单品,几秒钟就能给出结果,慢则需要几分钟。在小杨看来,AI鉴定的出现虽然会对他们这个职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很大。

对于AI鉴定在二手奢侈品行业中的应用,艾媒咨询CEO张毅建议,消费者可以先用AI手段,不足之处再由人工补充,由此形成有效的互补。

作者:实习记者 骆伊莎 编辑:吴燕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