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博里冒出很多这样的信息 当心骗局!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7年03月20日 08:58:09 星期一  来源:都市快报

边听歌边刷单,一小时轻松拿到30元,这样的好事你心动吗?不久前,温州的彭先生就被这样的招聘信息打动,结果被骗了1000元。

日前,互联网生活服务类平台58同城结合平台举报和屏蔽的非法信息,发布《2016年度中国生活服务领域互联网黑产报告》。报告显示,招聘、二手交易、租房等活动成为网络黑产的重灾区,占整体举报数量的77%。其中,杭州也是互联网黑产集中“入侵”的对象。

兼职刷单 最容易上当的一种骗局

在互联网行业,普遍存在着利用非法手段谋取不当利益的“黑色产业”,即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施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分工明确的团伙式犯罪行为,简称“黑产”。

“现在有的人一上网,就会被不法分子盯上,很容易中招。”58同城相关人员介绍,目前比较棘手的方式是“钓鱼欺诈”,骗子发布虚假信息引导网民到第三方平台沟通,然后以各种名义骗取预付费,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骗术看上去不怎么高级,但总有人上当。”

以最常见的兼职刷单招聘为例,开头提到的彭先生看到招聘信息后,给对方发了条信息,很快就收到回音。对方要求他先进入一个语音群,里面有客服不断向大家介绍各种刷单工作。

在语音群里,只有客服可以说话,其他人想提问只能私聊。客服告诉彭先生,要参与刷单必须交部分试用金1000元,当他交完试用金后又被要求交工本费。

彭先生感觉不合理,要求退还试用金,却被告知想退钱就要做身份认证,并交纳300元认证费用,彭先生拒绝后被强行踢出了群组。

58同城举报平台上的数据显示,在招聘业务上,最易发生欺诈的为兼职刷单活动,占招聘业务线举报总数的69%,受害者人均被欺诈金额达3000元左右,远高于其他类别互联网欺诈人均1000元的被骗金额。

租个房子被骗近万元

去年年底,58同城接到多条用户举报的租房信息与同一个发帖人ID相关,举报描述均为:“房东”签订合同时声称自己在外地,以邮寄或打车请司机代交钥匙及房产证为由,不见面交易骗取租客定金及部分租金。

杭州的魏先生就是其中一名受害者。他在网上看中一间房子,与“房东”电话沟通后,对方表示房子还没租出去,但他需要从外地赶回来,若要第二天看房,需交一部分订金。魏先生交了800元,约其第二天下午看房。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房东”来电称,临时要出差去江西,不能赶回杭州,把房间钥匙及身份证复印件、房产证复印件等让一位司机带给魏先生,让魏先生自己先进去看房。

之后,“房东”打电话又提出房间内有家具家电贵重物品,怕进去把东西弄丢,让魏先生先交一部分房租。魏先生随后用支付宝转账交了三个月房租共7600元。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房东”打电话称“老婆”觉得交得太少,需要再补三个月房租。魏先生不想租了,要求退钱。“房东”说在出差,转不了账,等晚上转,最多三天之内把钱退还,随后杳无音讯。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害者听从骗子的约定,为了等待所谓的“退款”返还,往往错过了及时举报的时机。

请拒绝所有“预付费”要求

58同城根据对于互联网黑产欺诈行为的长期追踪与观察,发现几乎在任何业务中,欺诈者都会要求受害者支付“预付费”,他们一旦拿到这笔费用,就会自行“消失”,再也无法取得联系。

这些“预付费”包括,在房屋租赁正式签订租房合同前交纳的“押金”或“定金”;在招聘尚未签订合同前交纳的服装费、工本费、培训费或者中介费等。

所以,要避免陷入互联网黑产欺诈的圈套,首先需要明确在正式获得所承诺的服务、商品、工作机会之前,拒绝以任何名义提出的“预付费”需求,不给互联网欺诈者可乘之机。

黑产从业者为了绕开生活服务类平台的监管,经常会引导受害者到第三方平台沟通和交易,容易造成举证困难的局面。因此,在实际沟通时,如果对方极力把你引导到第三方平台,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除了以上两点外,用户也可以在线下进行多方面核实与调查。比如,租房时多问问小区的物业、周围的邻居,确认房东本人的真实身份与租房提供者的身份是否一致;求职时可以通过当地工商系统或者税务系统进行核实,确定招工企业是否具有相关资质以及具体经营情况。

作者:记者 梁应杰 编辑:张晓莉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