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隐秘地图之:径山和小古城
Fashion.hangzhou.com.cn  2020年02月20日 17:09:58 星期四  杭州日报

出杭州城,往西北方面行驶约莫30公里,周边的景物已换成了竹海、森林、清泉和峡谷,一座规模甚巨的古寺隐于层层绿荫之中,我们便已进入了径山的地界。缭绕山间的云雾,滋润肥沃的土地,清纯甘甜的雨露,使得这里成为不可多得的佳茗出产地,而其悠久的佛教历史文化,又让这里成为信众和朝拜者的圣地。在杭州郊外,除了这座径山,似乎很难再寻找到如此安谧幽雅、茶禅飘香的自然山水了。

径山

孙侃

一座云山雾罩的江南古寺

径山缘何得名?宋《高僧传》、《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典籍记载,径山为天目山之余脉,位于天目山主脉之东北,高度约960米,周长约29公里,有凌霄、御爱、天显、堆珠等四面七峰,如手指高耸,颇为壮观。因山上有直通天目山主脉的小径,故名“径山”。这一山名显然出自文人之手,由此或可推断,这片峰峦曾经有过别的名称,待解。

径山开始受人关注,当在佛教极为兴盛的唐朝。唐朝历代皇帝十分重视对佛教的整顿和利用,倡导在各地兴建佛寺禅院。天宝元年(742),“牛头宗”之法钦禅师来此结庵传教。大历四年(769),代宗李豫仰慕法钦之为人,及为兴佛所作的贡献,遂赐“国一禅师”之号,专门下诏,命在法钦庵址扩建“径山寺”。

宋室南渡并设杭州为行在后,径山佛教地位甚高。高宗绍兴七年(1137),高僧圜悟克勤之门人大慧禅师来到径山寺,任住持,数量超过1700名的弟子亦麇集于此,径山上香火更为缭绕。高宗赵构、显仁皇后(高宗之母)等常行幸于此,孝宗赵昚亲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还赐御碑一座。自此,径山寺不仅拥有了颇富皇家色彩的寺名,其声名日隆,还被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这显然是一件颇不简单的事。

径山寺原属牛头宗,建炎四年(1130)后改兴“临济宗”。临济宗为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禅风自由著称,其接引学人的方法,单刀直入,机锋峻烈,使学人忽然省悟。庆元三年(1197),宁宗赵扩下诏,请临济门下杨岐派第七世蒙庵元聪禅师(1136~1209)从福建雪峰山东庵移主径山,径山遂成为江南各禅寺临济宗之中心。庆元五年(1199)冬,径山寺毁于一场莫名大火,元聪禅师组织僧众出钱出力,并亲率领学徒四处化缘,还让门人在福建、浙江两地招募良工,仅耗时不足一年,径山寺即得以完成重建。时人称重建后的径山寺有“三千楼阁五峰寒”之巨,虽不无夸张,但最兴盛之时,寺庙建筑达1000多间,僧众达三千,应是真的。

元聪禅师确非一般之佛教信徒,目前存世的汉文大藏经《径山藏》,即由元聪禅师主要完成于径山,亦主要在径山寺刊刻。元聪禅师于嘉定二年(1210)示寂,宁宗还赐号“佛智禅师”。在元聪禅师等数任住持的努力下,临济宗的影响越来越大,宋元明期间,日本僧侣前来径山取经者络绎不绝,尤其在南宋中后期,日本名僧俊芿、圆尔辨圆、无本觉心、南浦昭明等先后来到径山修学,有的还在径山住了多年,回日本后即在各地弘扬临济宗法。

由于时光久远,加之战乱和失修,具有1200年历史的径山寺殿屡毁屡建,至上世纪末,原有建筑基本无存,仅剩钟楼一座,内悬明永乐元年大钟一口,宋代铁佛三尊,元朝至正年间历代祖师名衔碑一座。1990年7月18日晚,因游客乱扔烟蒂酿成大火,钟楼被烧毁,大钟熔化变形,跌成数块,大火甚至殃及历代祖师名衔碑。1991年,有关部门拨款先行修复钟楼,放置残钟。2008年,径山寺复建工程开始实施。两年后,复建工程正式奠基。迄今,径山寺主体建筑已复建完成,整座寺院的复建工程仍在进行中。

名茶出自径山,茶宴源于禅院

径山被人们所熟知,除了佛教圣地,它还是一处佳茗的出产地,且茶禅两者还在径山紧密相依,使径山的佛教文化、茶文化,乃至诗文化融为一体。

事实上,饮茶与参禅向来密切相关。传说禅宗初祖达摩面壁修炼,第九年时有一回修炼不慎沉睡,醒来后十分懊悔,割下眼睑扔在地上,以作自惩,没想到地上的眼睑竟长成了一株茶树。达摩摘取茶叶后以热水冲饮,睡意顿消,完成了面壁十年,修成了正果,创立了禅宗。此后,凡佛徒打坐入定、诵经念佛之余,常以饮茶来修身养心,解渴提神,名山古刹附近开辟茶园,自植茶茗、采摘饮用亦成为惯例。

径山虽然绝对海拔不高,但周边已是平畴,相对海拔并不低。我们入得山中,即可感知山高林深,云雾缭绕,雨露充沛。宋代,径山茶已与天目茶齐名,并列“六品”,被誉为“龙井天目”,意为兼有龙井和天目茶之妙。

相传茶圣陆羽(733~804)从湖北经江西来到江南一带后,曾隐居在径山植茶、制茶、研茶,并留有“陆羽泉”(又称陆家井),以作煮茶之好水。清《余杭县志》卷十《山水四·水》有载:“陆羽泉,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吴山界双溪路侧,广二尺许,深不盈尺,大旱不竭,味极清冽。”有人认为陆羽的传世名作《茶经》也在这吴山(吴山应为今吴山坞,径山镇小古城村境内)写就,待考,但陆羽在上元元年(760)在余杭苎山和双溪两地居住了大半年以上,此事确有记载。七千言《茶经》三卷是否即在此写成,可备一说。

有了好茶,便就有了各种饮茶之法,“径山茶宴”即为中国古代茶宴礼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存续。它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时期,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对中国近代“茶话会”礼仪的形成,对日本茶道、杭州地区民间饮茶礼仪习俗的存续都有重要影响。2010年,具有禅文化、茶文化、礼仪文化等多方面价值的径山茶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好“喫”的抹茶及奇妙的茶具

径山村是径山镇属下的一个行政村,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径山主峰凌霄峰和径山寺都坐落在该村。不消说,径山村是径山茶的主产区之一,有茶园3000余亩,另有毛竹林10000余亩、农田1000余亩,盛产名茶、良泉、水煮笋这“径山三宝”。2019年9月,径山村(红茶、绿茶)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我们来到这里,主要是观赏“径山抹茶”制作工艺。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这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之词。抹茶又称“末茶”,即把春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团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兑入沸水后食用。宋蔡襄《茶录》云:“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把抹茶的制作和食用说得十分清楚。是的,明代以前中国人的用茶均为“喫”(“吃”的异形字,方言中仍采用此字)而非现在的“喝”。改由叶茶冲泡喝汤,而把茶渣弃置的饮茶法,流行至今,据传是明帝朱元璋所倡。

抹茶源于中国,兴于唐,盛于宋,绝迹于明,流行于日本。值得一提的是,径山茶宴有专用茶具,茶室中放有精致的茶台子,内置砂壶,茶盏,锡制茶罐等物。我们在径山村一处茶艺演示馆,看到了一种名为“茶筅”的茶具,它由精细劈割而成的竹块制成,既能作为抹茶调制工具,沏茶时也可作为洗涤茶具的刷帚。同样痴迷抹茶的宋徽宗在其《大观茶论》中,以一段颇富文学色彩的句子专门描述过茶筅:“茶筅,以劲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动,本欲壮而未必眇。当如剑背,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调制抹茶时,只见年轻的女茶艺师先用开水入茶碗烫茶筅,倒尽碗中水,再放一小勺抹茶粉或用茶耙扒一些抹茶粉置入茶碗中,倒入少许冷水,用茶筅搅开,使茶粉受水均匀,再冲入适量的六七十度的开水,然后快速地用茶筅搅拌起泡沫,这便是抹茶了。

茶宴和当地的抹茶使径山的知名度急遽上升,上径山修行、品茶、吟诗者历代不乏其人,如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四上径山,今尚存“东坡洗砚池”遗迹,可见苏氏同时在径山上舞文弄墨。他还为径山寺方丈撰下了流传至今的一副通俗易懂且颇含意蕴的对联:“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这茶当然是抹茶了。

径山村的村民告诉我们,尽管明代以后,抹茶已不在寺院和民间流行,但爱茶者并未完全把它忘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如今的径山茶以“崇尚自然,追求翠绿,讲究真色、真香、真味”为特色,统一品牌后分为径山毛峰、径山玉露和径山龙井三大系列,风格各异,茶香依旧,备受茶界称道,围绕“茶”字大做文章的径山庙会、径山茶灯、径山茶鼓、径山少儿茶艺等传承活动方兴未艾。

作者: 编辑:张泓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