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消费习惯开始影响传统零售
一个星期前,银泰武林店因为双11和店庆,使出“线上线下同款同价”的撒手锏,结果仅11月15日当日的销售额就突破了2.05亿元。不过,不知道有多少当时在武林店买买买的消费者有留意到A馆9楼的“集货”——一家将线上的优质服饰品牌或单品引流至线下的全渠道买手店,而它针对的目标客群很明确,正是时下越来越被传统零售重视的90后。
“尽管目前80后仍然被视为消费主力,但不得不承认,90后的消费习惯已经开始逐步对传统零售产生影响。商场一般将目标客群的年龄定位在25-45岁,而第一批90后今年正好二十四五岁。”某资深业内人士说。
事实上,不仅仅是消费群体的年轻化,随着90后慢慢踏入社会,在传统零售行业的团队里也开始出现90后的身影。以银泰的集货为例,幕后执行团队就是一群90后;更多规划中或即将开业的商业综合体,也多多少少有着90后的参与,他们对传统零售未来变化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也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关键词:性价比
也都是参考了90后的意见。“我们会想要一些特别的东西,有不一样的体验,所以最后找了家公司来做‘魔镜’,同时装修的风格,领导们也采纳了我们的意见,比如T台的设计、沙拉吧的设置,都是按照90后的喜好来。”
关键词:好玩
商场应该是一个可以和朋友一起打发无聊时间的好去处
商场对你来说,代表什么?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90后吴宜伦不假思索地回答:应该是个好玩的地方。她是利星新店尚城1157的工作人员,今年6月进的招商部,入职差不多快半年了。
“如果要我说一个去商场的理由,那么很简单,它必须好玩,应该是一个可以和朋友一起打发悠闲时间的地方。”吴宜伦说。她也坦言,目前杭州城内已有的商场,还没有一家能符合她和她的小伙伴“好玩”的要求。
但让她觉得兴奋的是自己正在做的工作,也许有可能可以实现她对未来商场的构想。“这家利星新店会有融合文创的24小时书城,有现场表演秀的mao livehouse,还有muse酒吧,这些已经能符合90后喜好,但我觉得还差一点。”吴宜伦说。她常常会把自己满脑子90后的想法告诉领导,“领导有时也会问问我的想法。比如12月的利星10周年店庆,我提了一个类似密室逃脱的活动方案,领导觉得有意思,但因为实际执行上有难度,最后还是改了,将会以无人机表演的形式庆祝店庆。”
不过,她提出的其他想法,比如新店可以增加一些“街头元素”,每周最好能有固定的现场演出秀,商场顶楼可以作为篮球场,不定时组织一些篮球比赛等,有些已经被团队接纳,正在规划及执行中。
价格是决定90后 线上还是线下购物的重要因素
“其实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和朋友,平时买东西大多数还是通过网购。为什么?因为网上的价格低。”汪秋月说。她是银泰集货项目幕后团队的成员之一,今年7月才正式参加工作。
集货团队一共有6个人,都是90后,汪秋月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和合作品牌接洽等。
“银泰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是希望在线下实体店铺也能做到好货好价,我们几个就是扮演买手的角色,找到线上的好货,然后用线上的价格在线下做销售。”汪秋月说,“我们这一代对价格的敏感度还是蛮高的,如果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能做到价格合适,90后还是会愿意到商场来买。”
1992年生的周翀也是集货的买手之一,别看他年纪小,但在零售行业算得上经验丰富。早在大二的时候,他就在下沙开了家服装店,专门出售国内设计师潮流品牌,这些品牌都是他自己上网找来然后放在店里卖;后来他又在万象城的NOVO开了个店铺,不过以失败告终,“亏了大概二三十万”。
正是因为这些经验,让这个90后男生更明白价格的意义。“我的朋友也很少去商场买东西,但如果有一天商场能做到品质一致、价格也很OK的话,肯定还是会愿意来线下买,因为可以试,而且不用等,直接买了就能带走。”周翀说。
希望货品好,又能平价。集货的90后团队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执行项目。“一件外套200多元,两双加绒的打底裤99元,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反复比较后引流的第一拨货品。”周翀说。其中99元两双的打底裤成了店里的爆品,活动那几天累积出售了3000多条。
不仅如此,店铺里的装修和设置的高科技体验
传统零售行业转型发展 需要90后思维嫁接70、80后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