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今年高考阅卷150万余份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4年06月16日 06:51:50 星期一  来源:杭州日报

高考后炎夏的燥热,让人难以静心。但在我省高考各阅卷点,室内室外却是一片静谧。10日以来,全省数千名高考阅卷教师,每天都紧盯着桌前的液晶显示屏,认真地评阅一份又一份已经形成扫描图像的试卷。

据悉,今年全省共35万余名考生,150万余份高考试卷。高考评卷分别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同时进行。高考评卷工作将在中旬结束;23日左右将公布成绩,考生可上网查询。

记者在现场看到,阅卷场所通讯信号完全屏蔽。高考阅卷电脑不能访问外网,阅卷教师手机管理非常严格,不能拍摄和发布跟阅卷相关的帖子或微博等,并签订承诺书。高考全部采取网上阅卷的形式,在保密场所完成答题卡的扫描、加密储存与保管。阅卷时试卷随机流转,计分、登分由计算机控制。

试题评卷实行“二评或三评制”

我省高考从2004年开始试点实行网上评卷,2006年网上评卷范围扩大到所有科目。选择题评阅采用计算机阅读判别,全部由机器完成;非选择题试卷评阅采用计算机网上随机向评卷教师提供加密后考生答题图像、供教师评阅打分的方式。

整个网上评卷过程,评卷教师看不到与批阅试题相关的任何考生个人信息。每道试题评卷实行二名评卷教师“背靠背”的“二评制度”,若一评和二评间的评分超出设定的双评差值允许范围,系统会自动将考生答题提交给具备仲裁权限的学科组成员进行三评,三评间得分仍超出正常的差值控制范围,则由学科组组长在做好书面记录后进行仲裁。

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年来,全省已接受近10万名考生查分,尚未发现因管理及评分系统原因而出现的漏评试题、分数合成方面的差错。应该说,网上评卷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评卷工作的科学、客观和公正。

今年共有600多人参加高考语文阅卷,其中作文阅卷人数占到一半。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楼含松介绍,今年语文学科中主观性强的试题评阅,均由浙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师,以及具有3年以上高中语文教学经历的教师来完成。

评卷之前,教师先解题

与往年一样,今年文综的阅卷工作仍然从评卷教师集体学习起步。学科组经过4次集中讨论,查漏补缺,最后才形成既科学合理又便于实际操作的评分细则,力争做到“得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

以文综历史卷“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一题为例,评分参考答案仅仅列举了4个。考虑到学生答案会远远超过这个范围,阅卷组要求评卷老师进一步拓展范围,尽量多收集有关作家情况,以备评分参考之需,因而有了一份人数达十人的备用材料。

理综阅卷组组长李宝兴说,每年组织评卷前,他们事先都不给答案,而是要求教师做题,尽可能多地找到各种解题方法。一道题目,如果考生给出了新的解题法,所有评阅过的试卷将由计算机发还,重新进行批阅。

为保证阅卷公正,数学阅卷组要求评卷教师做到三个“一致”,即:“上下一致”,每位阅卷教师对试题的判分方法与大组和试题组长共同讨论制订的给分规则一致;“前后一致”,每位阅卷教师在不同时间内对同一试卷的给分结果一致;“左右一致”,每位阅卷教师对同一试卷的给分与其他组员的给分一致。

今年问题卷、争议卷特别少

记者特地对今年答题情况进行了解。各科考生卷面答题比较平稳。

数学阅卷组组长金蒙伟说,从试评以及这几天的评阅情况来看,今年试卷很稳定,考生的平均成绩应该不会低于往年。截至目前,数学卷已经完成了近30%的评阅任务。

就社会关注的满分作文,浙江大学副教授陈建新表示,满分作文不是完美无缺的作文。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东西说,但要写好并不容易。所有高分作文,都要经过作文阅卷组的审查,有时不仅三评,甚至还要四评,以确保给分的合理性。

今年参加理综高考的人数大约18万名,较去年减少了6000多人。如今,时间过半,阅卷任务也已经完成过半。“今年问题卷、争议卷特别少。”理综阅卷组组长李宝兴说,这可能与试题贴近教材、贴近生活、日趋成熟有关。

作者:通讯员 黄梓馨 记者 方秀芬 编辑:兰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