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家门口的农贸市场频频试水“网上菜场”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5年04月07日 08:57:22 星期二 来源:每日商报 |
东明模式 专业团队“托管” 推广速度较快 出现质量问题协商较麻烦 位于新风路与环站西路的东明综合农贸市场,今年1月28日开张,“网上菜场”也于当日同步上线。 楼莹莹是这个“网上菜场”的负责人,不过,他并不是市场的工作人员,而是智谷教育培训发展中心的培训导师。他带领了一支11人的“90后”大学生创业团队,免费帮市场打点“网上菜场”,还给它取了个响亮的名称叫作“菜易购”。 在这些“90后”的帮助下,市场里的42户经营者把自己的商品全腾挪到了手机上,涉及生鲜、熟食等多个品类。 “只要下单5元起,免费送菜上门。”楼莹莹说,自从今年1月底上线后,每天都有业务上门,“最多的那天,送了120单。阴雨天和周末送货量猛增。”配送范围,则是周边1.5公里范围,覆盖7个社区4万余居民。 目前,团队里有5位大学生专职负责配菜、送菜。楼莹莹介绍,经营两个月,已经有6000多人次通过“菜易购”买过菜,积累会员有5000人左右。 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楼莹莹看来是挺喜人的,他们的想法是,如果这种模式运营得好,以后就“复制”到全杭州的菜场。不过,即使看到美好前景的同时,他还是意识到这种模式背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我们收到过一个投诉,顾客说配送到家的花蛤有部分坏了。我们去跟商户沟通,希望能重新发一份,但商户说贝壳类的商品比较特殊,他也很难辨别好坏,就是不肯重新配送。我们只得自掏腰包再给顾客送一份。”楼莹莹说,他们这种运营模式,最让人头疼的是售后。 “我们相当于中介,一旦出了问题,顾客肯定来找我们。一单两单是没问题,但如果今后订单多了,出了问题全部由我们赔付,也不太吃得消;但如果解决得不好,整个平台的形象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作为第三方,在这种时候夹在中间就很尴尬。“ 所以,楼莹莹正在酝酿一个针对商户的评价系统。她说:”今后这个功能实现后,对商户也是一个监督,也能作为我们挑选商户的条件,比如说某家店铺有了两次以上差评后,我们将取消他在网上平台售卖的资格。” 东山弄模式 线上线下错位经营 瞄准高端人群 规模效益没有起来前 维系经营有点难 去年11月底进军“网上菜场”的西湖区东山农贸市场,走的是另一条路——线上线下实行错位经营,将市场里售卖的与网上出售的产品区分开来,网上的货品来自富阳某农业基地,菜价略高。 说起建“网上菜场”的经历,东山农贸市场总经理金新生说,当初可谓信心十足。在大形势下,传统农贸市场必须转型,但他们不能跟线下农贸市场抢生意,必须要差异化竞争。“我觉得好的东西肯定接受度高。东山农贸市场里有个摊位,卖千岛湖的芹菜,价格高到25元一斤,也卖得很好。”金新生觉得在网上卖高端菜肯定是有很大的市场的。 不过,从这几个月的经营情况来看,却不尽如人意。“基本每天的销售额在600元左右,最好的时候一天也只有30单。”金新生说,为了运作“网上菜场”,市场还特意弄了个配送中心,请了两个工作人员,目前来看,“网上菜场”还是亏本的。 记者在东山农贸市场西面的配送中心内看到,近50平米的地方,放了三四个冰柜,里面只零零散散放了几块猪肉、黄瓜、番茄、茄子等。“目前店里大概只有10斤的蔬菜量。”配送中心工作人员小李说。 采访中,一位家住东山弄的市民告诉记者,他觉得只要吃得放心,自己还是能接受高端蔬菜的,但现在东山农贸市场的这个“网上菜场”菜品不是很多,自己还是要再次跑到市场里来,那还不如直接跑来买。“主要是没有形成规模,他这个网上菜场要是规模能做起来,应该还是会有人买的。”该市民表示。 菜品不多制约“网上菜场”发展的说法,金新生也是认可的,他说:“我们‘网上菜场’农产品的定位就是杭州的本土菜。但这样一来,因为气候原因,冬天蔬菜的品种就非常少,顾客的选择余地有限了,买的人自然也少了。” 金新生最近开始为自己的这种网上销售模式找寻其他出路。 “市场边上一个高档大厦的食堂将于6月开张,我们的农产品将以成本价进驻这家食堂,来食堂吃饭的都是大厦里的高端人群,他们如果觉得菜好吃自然会上门来订购。买的人多的话,我们也会再引进其他农业基地的农产品,让菜品丰富起来。”金新生说,“到时,我们的配送服务也会面向全杭州,不仅仅局限在市场周边。” |
作者:见习记者 范昱 通讯员 沈健 王红卫 编辑:兰超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