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平的“梦伙伙”创客计划,唯一的门槛是只招80后?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5年12月07日 10:07:24 星期一 来源:都市周报 |
他想当餐饮教父,还是想把外婆家变成餐饮新业态的黄埔军校? 1/ 今年4月的中国餐饮连锁发展战略研讨会,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来了,王品创始人陈正辉来了,黄太吉创始人赫畅和黄记煌董事长黄耕也来了。在这场西湖论剑的最后,东道主吴国平走上台,正式启动了酝酿已久的“梦伙伙”创客计划。 退休之后的Uncle吴有了一个新角色:转身做“师傅”。他在全国招募弟子,分享自己的从业经验,与年轻人一起打怪升级。唯一的门槛就是“必须是80后”。 “梦伙伙”计划一下激起千层浪,吴国平收到了200多封来自天南地北的自荐信,最终他选了24个80后作为首批弟子。为期2天的交流和分享,不单纯是一次培训活动,已经打破定式,变成了新老餐饮人的一场思维盛宴。其中,一期学员赵明的“潘多拉大厨房”年营业额已经破亿,孔令杰的“餐饮疯人院”连起了各路餐饮大佬……各种新玩法风行而至,Uncle吴兴奋得直呼——真的是疯掉了! 吴国平想当餐饮教父?还是想把外婆家变成餐饮新业态的黄埔军校?早在去年秋天,他就在餐饮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80后裘晓华接任外婆家总裁,自己退居幕后。如果按他的身体和思维,再干上十年也没什么问题。 当所有人都在感怀吴国平F罩杯一般的宽大胸怀,这个杭州餐饮江湖最强大叔早就把眼光藏进了80后、90后的强大基因里。饿了么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餐饮江湖正在经历着最坏和最好的时代:经营成本增长、营销模式快速更迭、市场白热化竞争、移动互联网冲击……而80后、90后与生俱来的互联网DNA,是他们这一辈餐饮人无法复制的。 眼下,在这个波谲云诡的商业世界里,一群敢想敢做的新势力渐渐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而且,看惯了餐饮大佬台前幕后的卖力表演,总该有一些新面孔出来刷屏吧? 几个月前,领英中国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面向全国范围的80后、90后职场人群进行了一次现状调查。没想到,80后年轻人中有创业想法的比例高达77%,90后的意愿更强烈,达到了82%。更意外的是,餐饮在他们希望选择的创业行业中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才是互联网电商。 而掩藏在这片创业红海背后的,其实是千禧一代的消费潮。这些资深吃货们每周都至少会出门舒舒服服下一顿馆子,不再热衷于各种快餐,舌尖也变得挑剔起来。换句话说,新一代食客贪吃又善变,一路走来吃来,也乐此不疲地在验证自己的敏锐度和判断力。对食材,对厨师,对烹调技法,对进食氛围,对还是不对,该还是不该,心里也渐渐地有了一个大概。而且,最懂得自己味蕾的人,一定是他们自己。 2/ 创想时天马行空,开起店来踏石留痕,听起来一切都是顺水行舟。不过,怀揣着对餐饮行业的热忱一头猛砸进去之前,各种高能预警已经早早拉响:“十开九败”的残酷事实不是在和你说笑,这是一个看上去门槛不高,而实际上能把你分分钟拖垮的行业。 “现在杭州的餐饮市场粥少僧多,太多人都想来分一杯羹。在家门口开餐馆,等于徒手造一颗原子弹。”从小南国的少东家到蒸年青的掌门人,80后金宏伟拥有双倍的创业经验值,但他生怕走错一步就万劫不复,做起事来如履薄冰。 于是,像吴国平这样的老餐饮人就站到了新一拨美食创客的前头。一线城市的品牌之战,他们可以冲锋;其他城市的区域扩张,他们可以协助;品牌或项目的合作拓展,他们提供支援……总之,苦的、累的、不明白的,关于场地的选址、关于新项目的投资,都有人为想要杀入餐饮江湖的新生代在前方掌灯。一代人来,一代人不走,太阳照常升起。大佬还是那些大佬,新贵不断涌现,一起搭台唱戏,才是最好的update模式。 眼下,上世纪90年代包罗万象的餐饮模式已经翻篇,一切开始从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更加注重个性和体验的消费模式。在“梦伙伙”的学员里,杭州人林聪开了一家Mr.Road,将24小时一分为二,白天餐厅夜晚酒吧,整个餐厅被打造成了一条承载诸多情怀和故事的公路;济宁妹子赵明为互联网公司做团餐,用“餐饮护照”地“万人霸王餐”等反常规的做法来玩,还倒腾出了超能运动会、票选女神、回忆80、90后一类的营销活动,把食堂变成了一个线下流动的社交网络。 号称“杭州最具创意西餐厅”的没有之一,老板也是4个85后。从便捷实惠的午餐,到悠闲自在的下午茶,再到充满情调和惊喜的晚餐,堂食+外卖,还有12星座美女试吃团、“没友会”对对碰交友……最奇葩的是,进门还要戴手铐,签生死状。在互联网时空成长的神奇大脑,太能玩了!与其说这群80、90后是美食世界里的新贵,不如说是餐饮变革的节点。 如今,“跨界”在餐饮圈也成了一个屡屡可见的高频词。来“梦伙伙”跃跃欲试的美食创客,每个人都标签鲜明。除了刚刚涉水餐饮江湖的一年级生,还有IT程序员、资深摄影师、服装设计圈的老炮儿。 草根也有枭雄,一颗当了60年乒乓球的牛肉丸都能一夜之间占领杭州的冬天,跨界玩餐饮又有什么不可能。谁跟上了步伐,谁就能赢得主动。 3/ 《2015中国餐饮消费需求大数据分析报告》刚刚发布,一个逆向的“返潮”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口味”受到高度关注,而“团购”的热潮逐渐走低。其实,当每个餐饮人都去关注风口的时候,恰恰是匠心机会的到来。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杭州最不缺的就是现象级餐馆。昨天的星星啤酒和炸鸡,今天的芝士甘梅脆皮玉米,一阵排队风头过后,随时可能急遽反转。没了往日盛况不说,甚至一夜之间零落成泥碾作尘。 而相反,在每个城市都会有这样的“苍蝇馆子”,一对本地夫妻窝在狭小而破旧的店里,服务特别差,生意却出奇的好,天天如此。没有话题,没有目光,客人们认的就是这个好味道。道理很简单,处理食品的方式不考虑细微之处,再炫酷的互联网思维也是一副弱不禁风的空壳。但在开馆子这件事上,且慢给80后90后贴上一些莫须有的标签。 筷子勺的东昇,跑遍了全国23座城市寻访传统小吃,每天凌晨在武汉当地一家热干面店蹲点学配方;另一个合伙人毛毛,比东昇小一岁,为了寻找食材走遍全国几大重点城市的水产市场、调料市场。筷子勺的每样单品,都是这样打磨出来的。 二将坊的王忠良为了学做一碗博多拉面,去了日本20多趟。这些谦卑和用心,都浸透在了一碗碗拉面中。比如,高汤必用十几种不同部位的猪骨、猪肉以及牛肉、鸡骨等原料,熬上72小时;面条则必须碾压过60次方可下锅。 还有二度出山的金宏伟,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筹备蒸年青。从品牌想法的诞生,到施工装修;从封闭内测,到近三个月的试营业,一直不断改良菜品、厨具和餐具,最后还找来了福建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的手工蒸笼——“黄家蒸笼”。而且在盲目跟风追求开店数量的当下,无论生意好坏,蒸年青一个城市只开一家店。 “等你三天后拿出来时,味道已经变了,那不是我的泡菜了。”日本一家有上百年历史的泡菜店老板,拒绝向一位要买走送人的顾客出售泡菜。好吃才是硬道理,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舌尖金律。在这个有鲜有辣,有咸有香的江湖占据一席之地,靠的终究是一盘一盘叠起来的真滋味。 |
作者:文 | 厉玮·图 | 项方款 编辑:吴燕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