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老奶奶手工棉鞋 古朴GUCCI风 秒杀UGG |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6年12月02日 09:29:21 星期五 来源:都市快报 |
大妈们称霸广场舞的时代,在明代著名戏剧家李渔的故里兰溪,有一群七八十岁的老奶奶,却热衷于祖上传下来的老手艺,10年做了5万双纯手工布鞋。 30多个老奶奶,加起来有两千岁了,最年轻的69岁,最大的87岁,谁这么有能耐把这么多老奶奶聚拢来做布鞋?这个人其实也是奶奶级了。51岁的李彩兰已经做了外婆,原是兰溪国营鞋厂的职工,二十年前下岗后到北京散心时发现,老北京布鞋生意很好,回来就找附近的老奶奶们帮忙做鞋卖。 她们每天天亮起床,给家人做好早饭再开始干活,黄昏收工又为家人准备晚饭,晚饭后在村里走走八九点钟睡觉,第二天早上又聚在一起,聊着聊着就把活儿干了。她们说老了老了,每个月还能赚个千儿八百零花钱,很开心。遗憾的是,十年来,已经有十多个老奶奶先后离开。 李彩兰也尝试找年轻人来做,可是,她们做不了,布鞋的产量一年不如一年,很无奈。 朱锦兰 87岁 1天纳1只鞋底 做一双鞋子,需要五到七天,工作量最大的是纳鞋底。因此,纳鞋底的老奶奶们也最多。 朱奶奶手里这双鞋底是42码的,她先从鞋腰处下针,沿逆时针方向,顺着鞋形纳圈,且每一圈的针脚必定是斜行,而非平行。这样,才结实。 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奶奶已纳好最外围也是最长的一圈,有156针。朱奶奶说,她8岁时,就跟着母亲学做鞋,已经做了70多年了。现在,她一天还能纳一只鞋底。一年下来赚个七八千元,贴补家用。 徐素香 76岁 1天搓两双鞋的麻线 纳鞋底用的麻线是野生苎(zhù)麻做的。麻线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鞋子的结实和美观。 搓麻线,必须有两样工具,一是冷水,二是瓦片。干的苎麻浸在冷水盆里,分撕成2股,再在瓦片上,搓成线。现在天冷了,不要说浸着冷水干活,就是干站着,手都舍不得伸出来。 一根合格的麻线必须是这样的:5米多长的麻线,没有接头处没有结节,不然,纳鞋底时拉不过去,断了,整根就废了。 一般,一根麻线5.5米长。一双鞋子需要5根麻线。徐奶奶一天搓10根麻线。 诸葛苏芹 69岁 1天上鞋4双 上鞋,就是把鞋底和鞋面缝合在一起。它如同房子上梁。一双鞋子能不能成为成品,就看这一道工序了。 诸葛奶奶是诸葛亮的后代,她的手特别巧,上鞋底,这种面子活,干得快又好。上鞋讲究的就是个“正”字。鞋子上下左右,要方方正正,不能歪斜。她一天能上个三四双,偶尔上个五双,属顶尖的了。 诸葛奶奶坐在儿子的三层小洋楼前做活,她说,自己不喜欢打麻将,别的重活也干不了,就喜欢做鞋子,自己有高血压、气管炎,要是去打麻将,输了赢了都不好,指不定血压又上去了呢。 冬天来了,老奶奶们最近在忙着做棉鞋,面料是传统的灯心绒料,鞋底用麦面糊(面粉调成)把它一层层糊起来,共36层,其中的夹心层是她们琢磨出来的独家技术,这样的鞋底既结实又不会弓起来,再彻底晾干,不会霉烂。 鞋绑絮上新年的棉花后,再用手工定点,缝起来,这样絮好的棉花就不会移动,保持均匀。 兰溪老奶奶手工棉鞋,一针一线,古法纯手工制作。男女有各种尺码、花色可选,样式分“蚌壳”和“绑带”两种。 蚌壳棉鞋:式样古朴,穿脱方便,适合居家或办公室穿。黑底铜钱纹,有人说是古朴版GUCCI。 绑带棉鞋:护脚背、护脚踝,跟脚牢。红底铜钱纹亮丽,富有喜感;蔷薇花比较有朝气、时尚,富有活力,年纪轻的穿,也不会显老气。 小提醒: 1.手工布鞋全由布制成,鞋底不那么耐磨、耐湿,建议打一个牛筋底。如需老奶奶们给打底,请另付40元。 2.由于棉鞋絮了棉花,冬天又要穿厚袜子,可买比正常鞋码大一码的,这样,穿着舒适又暖和。
|
作者:应巧盈/文 朱凌飞/摄 编辑:吴燕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