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蒸好!
Fashion.hangzhou.com.cn  2015年12月07日 10:08:42 星期一  来源:都市周报

金宏伟/ 1983年/水瓶座 “蒸年青”主理人(定位年轻人的健康料理)

在杭州餐饮界流行的煎烤烹炸之外,返璞归真的“蒸”味道能不能杀出江湖?

    在人类的食物进化史上,“蒸”是最早出现的烹饪手法之一,远在还没有文字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尝试着把食物放在原始的炊具中,通过水蒸气的凝聚,将食物烹熟。时至今日,这种既能锁住营养、又极大地保持了食材本身的鲜甜滋味的烹饪手法,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老杭州的家常菜里,一碗咸鲜的蒸肉饼带着滋溜溜的油气儿,还可以混着毛豆肉饼一起蒸,而像蒸腊笋、蒸酱鸭这些更是逢年过节才吃的美味。而现在,出生于1983年的金宏伟,想在杭州餐饮界流行的煎、炸、烤等复杂的烹饪技艺和调味方式之外,开辟返璞归真的“蒸”味道。

    1/

    金宏伟的爷爷是厨师,爸爸是小南国的老板,等到了金宏伟手上,杭帮菜依然是他的情结,可他想玩点不一样的。曾经的金宏伟爱玩,机车、攀岩、潜水、赛艇、徒步、溯溪……样样都尝试一番,可回过头来,三十而立,有了家庭,金宏伟便不再满足于父亲构建的旧格局,他想有一个自己的品牌。

    “蒸年青”就这样诞生了。走进这个二层楼的空间,黑色木质板的桌面、椅子,简单清爽,墙板的木头边缘,漫透出一些暖光。没有多余的装饰,散布在餐厅角落的无非是一些大大小小的蒸笼,但这些蒸笼其实也不是装饰品,它们都是要被拿来使用的。

    对一家蒸菜馆来说,蒸笼自然是最紧要的物件之一,在开始筹备餐厅的日子里,金宏伟也开始了一段寻觅蒸笼的旅程,“在杭州,想到竹制品,大家就会说安吉,但我真的去那儿考察了,发现几乎已经没有人在做手工蒸笼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工业化的不锈钢蒸笼。”寻寻觅觅,最后金宏伟来到了福建的黄家村,这个落后的小村落如今最主要的产出就是做手工蒸笼,但要做出金宏伟想要的直径1米的大蒸笼,黄家村也只有一个65岁的老人有这个手艺。

    作为一个熟悉新媒体的年轻人,金宏伟把自己为餐厅找食材、找蒸笼的过程拍成了微电影,在互联网上做了一个有趣的传播。但他做这些可不是为了一时的噱头,出生餐饮世家的金宏伟最后关注的只是他的菜品。蒸笼是第一步,为了保证料理的温度,金宏伟又找到厨具厂,定制了可以在1秒钟内产生高压蒸汽的蒸汽发生器,才真正解决了蒸菜的温度问题。

    2/

    为了推出自己的这个新品牌,金宏伟前前后后花了一年的时间筹备,“不断地思考新的模式,再推翻。”作为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的第一个徒弟,金宏伟对“蒸年青”有着自己的态度,“蒸年青将采用一城一店的发展策略,无论生意多好一个城市只开一家店。”

    从“漫长”的试营业开始,蒸年青的着眼点一直在“菜”上,薄薄的一张菜单纸换了又换,“可能我家里就是做菜的,跟那些跨界做餐饮的年轻人不太一样,他们或许有更多的互联网思维,而我总会把问题归结到菜。”比如时下流行的打折、送券,金宏伟就觉得不适合蒸年青,“如果我们在美团或者在大众点评上做五折团购的话,会有很多人来排队,可是我们的厨房只有10个人,蒸菜又对食材特别挑剔,如果一下子涌入太多顾客必然会牺牲掉口感。”

    除了在菜品上的坚持,金宏伟也愿意把自己的餐厅打造成年轻人的社交场所。在杭州的门店里,金宏伟就大胆采用了大长桌、大长椅子的设计,一排椅子同时可以坐20多个人, “我的定位是25-35岁的年轻人,所以我在餐厅里加入了交流互动的元素,相邻的距离可以让年轻人更随意地交流,比如问一下这个菜好不好吃呀,我们想让菜品成为消费者相互沟通的媒介。”

    一直到12月8日,蒸年青才结束试营业,开始正式面对顾客。这期间,金宏伟几乎不停地在餐厅上下忙碌。吴国平把这种“慢”归结于一个词——“匠心”,这个用来形容手艺人的词语放在蒸年青上也确实合适,金宏伟想开的,是一家“慢一点”的餐厅,“我父亲花了13年做了一个餐厅,我也希望自己的品牌可以做13年,走得慢点没关系,走得长远走得稳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作者:文|翁丹妮·图|步恩撒 编辑:吴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